首页

高跟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5 09:00:23 作者:山体滑坡发生前会有哪些征兆?如何科学避险?一文了解 浏览量:43657

  持续强降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山体滑坡为例,通常发生前会有哪些征兆,如何科学避险,一起了解一下。

  山体滑坡发生前有何征兆?

  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山体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

  1.泉水流量突然异常,如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泉水突然干涸、井水位突变等;

  2.四周岩体或土体出现碎石掉落、小型坍塌等现象;

  3.山坡出现大量横向及纵向的放射状裂缝;

  4.山坡上的树木发生倾斜;

  5.房屋墙体出现裂缝且裂缝逐渐加宽、加深;

  6.动物表现异常等。

  遭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地逃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

  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大树等固定物体,或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滑坡停止后,应继续待在安全区域,千万不要立即返回灾害区搜挖财物,避免二次遇险。

  发生滑坡后 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滑坡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灾害。

  滑坡源区的后壁和两侧往往有临空面,是发生二次滑坡的高风险部位;

  滑坡发生后,会形成大量松散堆积物,在强降雨条件下可能形成泥石流灾害;

  滑坡如果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还可能导致淹没灾害,堰塞湖一旦溃决,还会形成洪水灾害等。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2025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天津女排3:0胜福建女排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措多乡多村“一合”负责人次多说,错多乡娘雄的六个村居成立了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2023年11月成立至今收益非常可观,选择这六个村居成立一个合作社的原因是这个六个村是沿一条路分布,不仅方便了牧民群众,还加上六个村的夏季、冬季草场都是共享的。

【看两会】共商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统战声音”(一)

新华社意大利威尼斯11月2日电(记者王昭 刁泽)应意大利参议院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10月30日至11月2日率中共代表团对意大利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罗马分别会见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政府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

给学生戴小蜜蜂惹争议,教师拍视频边界何在?

“‘绿智造 创未来’的参展主题并不是首次提出,松下集团在2021年的进博会上就提出了‘环境’这个主题,当时重点针对住宅,希望在节能环保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去年我们对这个主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主要针对汽车行业。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动汽车是引领全球的,通过在进博会上的展示,我们以为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带来新提案为目标。今年的进博会,松下在这一主题下,汇聚了‘健康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制造’三大事业领域,希望把松下对中国作出的承诺和扎根中国的努力让中国的老百姓和我们的客户能亲眼看到、体验到。”本间哲朗说。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领导人:中国为世界和平和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推进科技创新,倡导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在保护耕作上下真功夫,实施免耕少耕、秸秆还田、轮作制度等,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尽可能减少对耕作土壤的直接干扰,增加有机物质积累。许多地区因地制宜并结合“梨树经验”“龙江实践”“三江经验”等,给黑土地“加油”,让黑土地“歇口气”,促进黑土地用养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黑土地的粮食产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在利用中保护,在利用中提升,保护性耕作让黑土地“底”色更浓,焕发勃勃生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